全國各級政府對科研的財政投入都是不小的。而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為主體的格局尚未形成。至于科研經費如何使用效率才高、如何使用才能拉動國家和地區科技的發展與進步,這是急需改革的方面??蒲薪涃M的使用究竟面臨哪些問題?又該如何解決?近些年,一批諸如廣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系統科研單位頻發貪腐,引發各方對科技經費投入方式的廣泛關注.而事實上,過去數年間,全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%是真正用于科技研發的,60%都用于開會、出差等.
在過去的數年間,科研經費使用所暴露出的問題讓人觸目驚心。多數事業單位及科研單位打著搞科研的幌子,以虛開發票、編制虛假預算、編制虛假賬目、瞞報差率費等這種低劣的手段卻屢屢得手,這實在讓人質疑。
這只是存在問題中的一部分,問題不僅于此有些機關部分還利用權力進行變相權利尋租的詬病。
然而有些需要及科研經費的卻動力不足輸血困難。很多企業由于科研經費緊張,使得市場競爭力不足,相當于一個人的造血機能出現障礙。亟待輸血,但是你讓他在缺血的情況下還在奔走于血源之間,這怎么能行?
國家對于科技經費的投入卻是在年年增加,2014年,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支出13312億元,比2013年增長 12.4%,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.09%,其中基礎研究經費626億元。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098家。2014年國家新興產業創投累計支持設立 213家創業投資企業,資金總規模574億元,投資創業企業739家。2014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236.1萬.
據國家統計局、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2014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,2014年,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支出13312億元. 然而,科技創新在中國推行數年后,中國企業的自主研發卻大多還停留在初級規模。盡管浙江企業R&D形勢樂觀,但從中國北方來看,除北京、陜西和山東外,大部分省市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還需加強。
一個好的消息是,大學和科研主管部門貪腐頻發之后,全國科研經費40%是用于科技研發的,60%都用于開會、出差、接待等的現象正逐年減少。科研經費的使 用與管理亦越來越規范。近日,財政部、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修訂發布了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資金管理辦法》)。
這意味著我國科技投入的管理將出現歷史性轉折,值得一提的是,《資金管理辦法》明確了財政部門、自然科學基金委、項目依托單位和項目負責人在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職責,強調了依托單位是項目資金管理 的責任主體;對于部分資金支出提出了實行“公務卡”結算的要求,減少現金支出,實現“痕跡”管理;進一步明確規定了資金使用中不得開支的內容;對于成本補 償方式資助的項目,增加財務中期檢查,毫無疑問,這些規定將進一步加強科研經費的使用.